《源远流长》(国画) 莫里加
莫里加在创作中。 受访者供图
莫里加参加美学综艺节目《会画少年的天空》。
首次参加综艺节目,首次参与纪录片拍摄,首次担任绘画导演……可以说,这两年的莫里加,一直在做同一件事——挑战自我,突破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壁垒,作出全新的尝试。
莫里加1986年出生于肇庆,有着20多年的绘画基础,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,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,曾多次在海内外举办个人画展,目前也是荣宝斋最年轻的独家签约艺术家。
今年2月,由湖南卫视打造的国内首档美学综艺《会画少年的天空》顺利收官,来自肇庆的青年画家莫里加获得了年度专注建设型画家奖,并成为纪录片《中国》第三季的指定合作艺术家。在这个节目中,莫里加与众多艺术家一同被推至荧幕前,为观众带来风格各异的多元艺术表达。除了外形俊秀,莫里加更凭借扎实的国画功底、亮眼的表现力获得了策展人以及众多观众的青睐。“真正的艺术,没有淘汰过任何人”“家庭文化亦是族群传承”,节目中的莫里加,多数时候是沉稳内敛的,一开口则金句频频。
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第10期中,莫里加在画作《源远流长》中大胆创新将族谱融进山水画。这幅画尺寸为298*193厘米,巨大的画幅中他留出上部分画盘古的眼睛。“这是盘古的眼睛,是他觉醒的那一瞬间。”他介绍,而下面巍峨绵延的山脉,不仅复刻了肇庆清明拜山的真实场景,还将莫氏家谱一一署上。远观之下,看似幼稚的字体却自有章法,整幅画内涵丰富,又气势十足。家谱入画,不仅表达了宗族文化的代代传承,也表达了莫氏家族的家学渊源。这幅独特的作品对于莫里加而言同样意义不凡:“《源远流长》对我来说是一次新的艺术语言的尝试,表达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东方人特有的生命情感。”
不被人下定义,不活在标签里,是莫里加的追求。他告诉记者,参加《会画少年的天空》是他的综艺首秀,他之所以参加节目,源于在湖南卫视工作的朋友提出邀请,在他看来,这个首个聚焦美术的综艺节目,大家得以与不同画风的青年艺术家们交流碰撞,无论对于艺术创作还是电视媒体都是一次新的尝试。
“参加综艺节目我个人感觉最深刻的是创作环境的改变。”相较于平时自由可控的创作时间与创作主题,综艺节目却作出了主题限定。在有限的条件内创作,这促使莫里加进入了一种非常规的创作状态。“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作体验,很大程度地激发了我的思考能力和技术水平,同时在创作上获得了非常大的突破。”他坦言,参加这个节目,让他在自身艺术创作中看到了更多可能性。
尽管如今他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北京,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肇庆人,莫里加的作品中,一半作品是以肇庆为主题。他认为,肇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,同时拥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,对于艺术发展来说具备非常优越的条件。作为岭南画派的发源地之一,肇庆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具备孕育艺术家的天地灵气。肇庆不仅孕育了自己,也是他的常驻地,让他形成了对自然的感悟和文化认同的基础。
细观莫里加过往画作,《鼎湖鸣泉》《闲听松涛》《曲水通幽》《林隐泉鸣》等作品,其笔墨之间既有传统国画的古拙与恬静,又透露出年轻一代的创新与探索,空灵清旷的画作仿若令人欣欣然而畅游其中。这不难看出他出生于书画世家的扎实传承。他的父亲莫肇生为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、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、肇庆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。莫里加认为,父亲对其影响最大的是精神方面,两人以画为媒进行交流创作,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,父亲对于中国画、对东方传统文化的理解得以传承到自己身上。
从事艺术多年,莫里加对于国画的看法从未改变过,他认为中国画的精神内核与东方哲学的精神内核一样,都注重中庸、大道、天人合一。“我一直认为传统是有生命的,是不断生长的。对于国画来说,过去和当下是属于同一个生命体,会随着文明的发展和艺术家的创造日益更新。”他说。
目前,他正在北京参与纪录片《中国》第三季制作,并担任绘画导演,毫无疑问这又是一次充满期待的全新旅程。他介绍,整部纪录片将以绘画形式呈现,“我把它看作是一件作品来完成,这是我接下来的创作规划。”
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
【名家评论】
莫里加从小就在一个艺术气氛浓厚的环境中成长,其父亲莫肇生是著名的山水画家,他大学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,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,他的爱好广泛,玩乐队、跳街舞、演戏剧等都伴随着他的艺术之路。正是他们这代人的成长环境,能接触到多元的艺术文化,他除了在自己的专业里学习山水画之外,还涉及版画及实验水墨。观其山水画有着过硬的基本功,对宋画及没骨画法有着深入的研究。在实验水墨方面更多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思考,一种生命与成长的思考。这是新生代艺术家难能可贵的状态。
—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、广东省文联主席、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李劲堃
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